黄陂588名驻村辅警走村串户护平安
黄陂区是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其东部、西部和北部主要以农村地区为主,阡陌纵横,水网密布。为维护辖区农村社会环境平安和谐,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持续深化“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588名驻村辅警扎根村湾,推动农村警务精细化前移,为基层社会治理筑起新防线。
做和美乡村的守护人
“喻爷爷,最近气温降低,千万要注意保暖呀。”11月27日,和往常一样,王家河派出所彭岗村驻村辅警喻晓旭敲开村里独居老人喻爷爷的家门,热情地打起招呼,紧接着就开展起了安全宣传。
彭岗村有17个自然湾、常住人口近3000人,喻晓旭就在这里长大。2022年10月,喻晓旭看到黄陂区公安分局招聘驻村辅警的公告后,果断报名并通过笔试、面试、体能等一系列考验,如愿成为黄陂分局第一批驻村辅警。
588名驻村辅警中,像喻晓旭一样就近在自家或附近村湾工作的占大多数。他们充分利用自己对各自村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轻车熟路地开展各项警务工作。村民们有事也愿意找他们反映,一般的小事情、小纠纷都能在村里直接解决。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辖区内广泛动员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参与到治安巡防、安全隐患排查以及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了平安创建的共识和力量,将原本“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变为“齐抓共管”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做治安秩序的维护人
“大部分村湾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有事情发生时派出所民警辅警难以迅速到达现场,这时候驻村辅警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分局人口大队民警李配介绍,588名驻村辅警广泛扎根在各个村庄,警务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打通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把这支重要的队伍建好、管好、用好,成了摆在黄陂公安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了让驻村辅警更好发挥作用,黄陂分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设了18个联村辅警工作站和588个驻村警务室,保障了驻村辅警的工作场所。分局还为全体专职驻村辅警配备了警务电动车,方便辅警上门入户开展日常工作。
与此同时,分局还制定了专项考核办法,从驻村警务室建设、日常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入手,落实驻村辅警每日考勤、每周跟班学习、每半月集中调度、每月讲评小结。
“我们所配备专职驻村辅警12名,兼职驻村辅警18名,按照分局标准细化制定了绩效考核细则,每月进行评分,用分数直观地展示每名驻村辅警的工作情况。”横店街派出所教导员姜海涛介绍。
横店街派出所安排驻村辅警根据工作职责每3天或4天回所值班1天,值班时明确当前治安防控重点,掌握季节性案件的防范规律,听从所内安排开展重点巡逻,提升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实战能力。其余工作时间驻村辅警基本全部驻守在各自负责的村湾内,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开展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防范宣传、巡逻防控、拦截电诈等工作,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驻村辅警工作机制。
在驻村辅警的密切配合下,横店街派出所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36起,成功劝阻拦截电信诈骗316起,依靠驻村辅警提供关键线索破案10余起,收获群众致谢锦旗11面。
做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自从担任腾龙派出所龙王庙村驻村辅警以来,周芳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社区民警朱万春的带领下,周芳走进村湾向村民们宣讲反电诈、防火、交通安全知识,制作并张贴300余张各类宣传海报,指导200余名村民安装了“国家反诈APP”,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通过这些努力,龙王庙村成功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生、火灾险情零发生、交通亡人事故零发生的“三零”工作目标。
为了做好政策法规的宣讲工作,周芳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积极为村民解答相关政策问题。入职至今,她先后为300余名村民提供了政策答疑服务。
木兰乡椿树岗村位置较为偏远,是典型的留守村。4月8日,村里80岁的张婆婆突发高血压昏迷,驻村辅警何智迅速请来村医,检查发现张婆婆血压竟高达220。情况危急,何智果断决定先由村医进行初步治疗,又叫来救护车将张婆婆送到医院急救,同时通知张婆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经过及时治疗,张婆婆情况逐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