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铸忠魂 主动服务促发展
8月28日,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传来欢声笑语,一群青年民警围坐在95岁的离休干部李君身旁,听她讲述抗战故事。
李君出生在河南省清丰县,13岁参加抗日战争,“我们在地上挖沟,破坏敌人的汽车、马队通行。那时候,妇女组织发挥蛮大作用:妇女们编的篓子,战士用在战场上提手榴弹;妇女们炒豆子磨成粉擀成饼子,让战士背着去打仗……”
回忆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她难忘人民群众的拥护,难忘自己在油印的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君先后从事妇女、司法、公安等工作,在交通管理岗位上默默奉献。
“要爱党爱国,要关爱群众,要珍惜自己的岗位,为党为人民做好事!”老人热情地鼓励青年民警。
今年以来,武汉公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薪火相传进一步铸牢忠诚警魂。“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警营思政课,引领我走好未来的从警之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00后”社区民警董佩珏听了警营里的思政课后说。武汉市公安局直属机关党委运用“历史场景重现+跨时空对话”的沉浸式叙事和多元场景的融合方式,打造警营里的思政课,将伟大抗战精神镌刻在新时代青年民警的灵魂深处。
“革命先辈的忠诚与担当,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今年7月1日,新洲区分局徐古街派出所“90后”指挥长杜泽文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新洲区位于大别山余脉南端,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新四军第五师根据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要地。这片浸染革命鲜血的土地,孕育了大别山精神。新洲区分局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育警“第一课”,组织民警重走红军路、瞻仰烈士纪念碑、聆听革命故事,让忠诚信仰融入血脉。
护航高质量发展更显公安担当。今年以来,武汉公安纵深推进“五纵七横”体系化建设,持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整合多警种力量组建专业化民生案件侦查专班,全面开展民生案件大会战。武汉公安深度应用“5110平台”和“警务协同群”技术支撑,构建“研判—追踪—抓捕”全链条打击模式,配套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响应机制,实现民生案件即盯即研即破。今年以来,全市抢劫、抢夺案件保持现案全破,盗窃类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41%,发案数同比下降55.2%。
全市公安机关织密立体巡防网,进一步筑牢安全屏障,科学规划100条重点巡逻线路,创新打造“六巡一体”巡防模式;在全市建立“1、3、5分钟”快反圈,同步发动5.6万名“江城义警”参与群防群治,覆盖安保人员、社区工作者、行业从业者及志愿者群体,形成警民联动共治新格局,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显著提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搭建城市级智能安防平台,实时汇聚海量信息、精准分析,为民生案件的预警发现、及时防控及案件侦破提供数据支撑。
武汉公安立足主责主业,持续优化“网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政务服务模式,建成市级公安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绘制全市公安政务服务“一张地图”,184个办事点位全部落图上格,群众可实现“一图导览、全程通办”;服务招才引智战略,助力武汉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已为347名重点企业外籍核心人才签发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