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一年中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别让孩子进入安全管理“真空期”

    发布日期: 2021-07-15 11:14 来源: 中国警察网 【打印】 【下载】
    分享到:
  • 短短3天,接连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

    7月7日,山西省永济市6名学生在黄河边玩耍后失联经过救援人员搜寻,已找到的5已无生命体征,还有1人尚在搜救;7月8日济南市两名16岁的学生在黄河野泳时不幸溺亡;7月9日,贵阳一名11岁的学生在大寨村附近河里不幸溺水身亡……

    暑期是一年中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其中溺水事故是“头号杀手”。回放事故不难发现,溺水的孩子大多是独自或结伴到河流、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时遭遇不幸,也有的是看到伙伴溺水,在缺乏专业技能的情况下急于救人,进而导致多人溺水身亡。究其原因,溺水亡人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监护人的监管失责,更暴露出学校、社会在安全教育和应急教育方面的短板。

    据统计,我国的应急教育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学校、家长能够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却不能系统而全面地指导孩子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

    青少年安全教育切不可“雨过地皮湿”,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共同参与,建立齐抓共管、久久为功、人人参与的管理教育机制体制。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加大宣传力度,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载体,持续推动消防、交通、户外活动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比如,学校应把防溺水知识纳入课时,开展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对如何预防溺水、发生溺水怎么办、遇到落水者该如何救护等知识有更为直观全面的认识。

    另一方面,强化监管也是重要一环。家长、学校担起看护管理职责,是青少年安全管理的应有之义。政府、相关部门也置身于事内,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如加强对池塘、河道的巡查力度,在事故多发区域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及时排查游乐设施安全隐患等。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正如江河湖泊、水库水渠旁的警示牌,那不仅是善意的提醒,而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暑期安全防护网需要密密织、细细织,别让孩子进入安全管理“真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