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警务创新路上永远坚守为民理念
明者因时而动,知者随事而制。近年来,湖北武汉公安机关搭载信息化快车,积极打造“警务立方体”,探索移动警务,在改革创新中赢得民心。
从警种协作到“警务立方体”群众关心的案子办得更快了
6月13日15时许,一名群众报警称,在汉口菱角湖一小区被两名持刀男子抢走手机和钱包,并从其支付宝上转走12万元。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合成作战中心迅速展开视频追踪、技术支撑,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踪迹。10小时后,已逃至孝感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近两年,武汉市公安机关着力打造“警务立方体”,精彩的故事不胜枚举。
两年前,有群众在警民恳谈会上直言不讳:居民身边的案子破得不够快,基层执法有漏洞,隐患治理不及时……“挑刺”中肯而充满期盼。
信息时代,违法犯罪分子作案快、逃窜快、销赃快,民警取证难、办案难、防范难。问题不容回避,民意才是工作导向之所在。怎么办?创新方能成为领跑者!武汉公安作出了主动拥抱“大数据”,展开情报指挥、治安防控、合成作战、执法监管、新闻舆情等“五大中心”建设,打造“警务立方体”的重要决策。
6月14日,记者在武汉市公安局治安防控中心看到,警用地图上,凡人员容易聚集的部位都预设了阈值,当人员数量超过阈值时,“异常预警”自动弹框,拥挤踩踏事故便可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在市公安局执法监管中心,形似雷达的电子界面实时扫描,一旦检测到执法风险隐患,信息会立即被推送给一线执法民警、主管领导和法制员,有案不受、该立不立、告知当事人不及时、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办案超期等问题因此大大减少……
“虚拟机构、实体运作”。过去警种分散、数据流通不够,现在业务打通、机制贯通、数据融通,集约调度,统一作战。基层民警再不用为协调众多部门而烦恼。“五大中心”开建短短两年,2018年,武汉市实现全年命案、枪案、抢劫案“三案全破”,“小案”破案周期大幅缩短,“盗抢骗”警情同比下降22.7%,全市扒窃警情在前一年下降20%的基础上再降37%。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盗抢骗”警情再降12.4%。
从“网上警务”到“掌上警务”群众安全感更强了
“不论是110出警,还是设卡盘查,警务通是必带装备。”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分局街道口警务站站长朱敏告诉记者。20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巡逻一线,10多年前,盘查到可疑人员要将其身份信息、体貌特征登记后回到队里查询比对。“现在警务通几乎把办公室搬到现场了,有的在逃人员故意报假身份,我们也有办法用移动终端将其识别。”街道口警务站今年上半年已抓获56名在逃人员。
移动110、移动勘查、移动录入、移动管理、移动服务……现在,随着智能手持式警务终端、一体化智能警务装备等广泛运用,武汉公安已迈入移动警务新时代。
“他们执法执勤效率更高了,我们居家出行的安全感都增强了。”家住街道口并在附近高校任教的张老师说。
据介绍,武汉警方已配发警务通1.9万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移动警务终端全警配备。为满足多场景警务实战需求,还为一线单位配备了“移动单兵信息化作战单元”219台、无线警用数字电台9469台,购置警用无人机90余架,配备交管联网式酒精检测仪252台、快速排查酒检棒703根,在2万多辆警用、社会车辆上安装“车小丫”车载智能终端。
“带着移动终端去上岗,等于带着很多看不见的资源和‘同事’去上岗,后台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力量大,我们执勤执法也有底气啊!”朱敏说。
5月22日,武昌区发生一起命案,两名女子失踪遇害,狡猾的嫌疑人将现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并逃之夭夭。刑警张小金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两名搬家的男子上了同一辆车,形迹可疑。他从监控资料里抓取车牌号,并通过移动设备,在现场就查出车主及其个人信息,将照片与模糊的监控录像进行比对,快速查到了嫌疑对象,为下一步追踪赢得时间。
一张可信、可管、可控的公安无线虚拟专网,为各种警用移动装备接入提供了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网络支撑。网络又与武汉公安云端对接,整合并关联40多个警用系统数据,融合互联网地图、支付宝城市服务、微信城市服务等互联网资源。在治安管理上,移动警务将工作任务、指令、有责警情和比对预警等信息直接推送至民警,方便民警对人员、场所等进行检查;在巡逻盘查上,实现人员、车辆、警情、案事件等警务信息一键式搜索,便于现场快速盘查比对;在交通管理上,提供车辆核查、隐患排查、事故处理、违停拍摄、现场处罚、缉查布控、源头监管等功能支撑,便于提升民警执法效能。
据了解,武汉警方会同相关公安科研部门研发的“双系统”警务终端,可以工作、生活一键秒级切换。最新的警务通还嵌入了“扫一扫”“拍一拍”“摇一摇”“说一说”等智能化手段,解决基层民警在文字输入、智能搜索、查采分离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全程不用输入或少输入文字,提升民警体验感受。
从“跑一趟”到“一趟也不跑”群众身边到处有警局了
在校大学生小李的身份证不慎遗失需要补办,6月14日中午放学后,她来到教学楼下的“无人警局”,从下载的“证照卡包”手机客户端里“取出”电子身份证,扫码、刷脸,通过门禁系统与公安部平台实时比对认证后,顺利地进入了自助仓。自助拍照,自助办理,小李很快办完了补领居民身份证手续。放学的路上就能顺便办事,一趟也不用往派出所跑,小李省去了跑路、排队,直呼“真方便”!
走进自助仓,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着身份证自助申请终端、港澳通行证签注取证机、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等设备,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交通违法查询、交通违法罚缴等大约七成的公安业务均可在此自助办理。
“无人警局”里还有一台专门设备可以引导用户了解办事流程,涵盖了武汉公安112个政务服务事项的服务指南、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单位等。用户只需滑动屏幕,选择相应的办理事项,就能立刻查看详细的流程步骤。
在“无人警局”的左侧,是一格一格的储物柜——“警务蜂巢”,即智能收发件柜。有了它,市民办理各种证照就像网上购物,可以在此收取了。
首个“无人警局”在武汉市民之家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一致好评,月均办理量达万余件。目前,在市民之家、高校,警务服务站、居民小区,科技感满满的“无人警局”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5月6日至5月8日,“无人警局”还作为湖北省4个项目之一参加了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记者还了解到,在不断简化群众办事手续,取消复杂繁琐的证明材料、缩短办事时间的基础上,武汉警方在公安云端窗口开通所有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或者网上受理,群众、企业可自愿选择在网上或前往公安窗口办理。想办事,网上网下,身边到处有警局,江城群众更觉惬意。记者 杨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