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清零 倍增群众安全感
图为:入户了解民情民意
图为:入户宣传养犬法规
图为:入户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
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最朴素、最平凡的愿望。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广泛,对公平、正义、法治、安全提出更高要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湖北武汉举办,作为军运会安保工作的“主战场”“核心区”,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以“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保军运”为主线,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来,该区全面启动燃气安全、养犬管理、电动车管理、胶囊房问题、传销问题隐患“清零”行动,确保实现风险管控更加有力,安全隐患全面清零。这不仅仅是为军运会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更是为了巩固长治久安根基,让安居乐业成为永恒的主题。
变“独唱”为“合唱”齐抓共管隐患“清零”
城市安不安全,百姓感受最真切。通过“万名警察进社区走访慰问话平安”活动,重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严查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打出了平安车都的一片朗朗晴空。作为老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随着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社情民意日趋复杂,如何打破社会综合治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凝聚各方力量?该区抢抓“保大庆、保军运”有利契机,突出横向化、扁平化延伸,实现工作联动、资源联享、平安联建。
7月8日下午,记者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重大隐患“清零”行动部署会上获悉,该行动分别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多部门配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斗局面,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街道社区齐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按照全市公安机关大巡控要求,该区将结合自身实际,针对燃气安全、养犬管理、电动车管理、胶囊房问题、传销问题五个方面展开隐患排查与清理,确保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安全问题排查率达到100%、安全风险管控率达到100%,安全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清零”行动不是花拳绣腿,而是认认真真地检视问题、对照整改,沉下心去解决人民群众的难事、急事、烦心事,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放心。“我们的工作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入手,尤其是对人民群众拥护的事、赞成的事、高兴的事,就是要当成我们自己的大事竭尽全力办好。”该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民意领跑警务 143户居民将告别“坛子气”
“困扰了几十年的心病,终于可以得到解决了。”昨日,武汉开发区湘隆社区金湖公寓2单元住户周劲松很激动,因为自己不久后可能就告别使用坛子气的历史,用上天然气。
原来,金湖公寓建成于1995年,这里143家住户因无法提供房屋建筑图纸和屋内厨房结构图纸等原因,几十年来,燃气管理部门无法进行天然气安装。这些住户只能使用煤气罐,家家户户只能扛着煤气罐回家,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群众怨声载道。近些年,居民陆续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因手续不全,居民依旧无法用上天然气。“不方便其实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不安全。”143家住户仍在使用老式液化煤气罐,形如定时炸弹,安全隐患很大。得知这一情况后,金湖公寓所在区域的神龙派出所通过“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多部门进行联动挨家挨户入户实地调研情况,了解民意,并前往天然气公司对接研究解决措施。因住户无法提供建筑图纸,施工存在较大难度,面对这143家住户的期盼,在派出所的大力协调下,通过第三方机构挨家挨户进行实地测量,绘出房屋建筑平面图和房屋厨房平面图,为燃气部门安装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目前,天然气安装方案基本确定,今年内这些住户有望用上天然气。届时,小区燃气安全隐患将得到彻底消除。
瓶装燃气黑供应点盘踞在老旧社区,因其广泛被市场需求,同时查处也面临取证难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诟病。下一步,该区将针对燃气安全“清零”行动,全面清理辖区燃气安全隐患,重点是对“三合一”场所进行查处取缔,消除违法违规使用燃气的安全隐患,还市民一个安全舒心的居住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 疏堵结合根治五大安全隐患
“您家爱犬办证了没有?”“您对养犬限养区和非限养区知识了解吗”?昨日上午,武汉开发区警方组织的养犬劝导队深入金色港湾小区,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作为养犬管理隐患牵头单位,分局治安大队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想了很多办法。据治安大队大队长蔡志峰介绍,为了最大程度赢得老百姓的支持理解,公安机关不是一味强硬执法,而是首先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建立执法、劝导、服务三支“红袖章”队伍,深入居民群众中间,以人为本,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做好养犬执法管理工作。
家住宁康园小区的王婆婆家里养了一只大型犬,因为养了四、五年,王婆婆万分不舍。养犬管理劝导队队员得知情况后积极开展劝导,最终王婆婆将其送到了郊外亲戚开办的一家工厂。现在,王婆婆还是能时不时前往看望陪伴多年的宠物犬。“清零”行动中,警方更加注重的是人性化执法,不仅得到了辖区群众的拥护与配合,还让更多的居民都自发成为了隐患排查的义务“情报员”。
分局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文明养犬规则的第一步就是实现犬类户籍化,通过高密度清查,对摸排的犬只登记造册,再组织拉网式免疫,然后挂牌。“没有挂牌的犬只,会被集中收容;有了牌子的犬只,出门时要牵绳”。为此,民警自编自创了漫画与口诀,让文明养犬家喻户晓。
智慧警务助力 长治久安才是最大的实惠
在开发区警营队伍中,有不少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民警,他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汗水警务”迈向“智慧警务”。民警张薇薇依托“采薇”信息采集系统,不仅方便了群众,节省了时间,“一标三实”数据采集效能也实现大幅提升。“创客”交警张正丰,一款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小程序爆红朋友圈,有不少辖区企业还通过该平台反映道路交通出行和停车泊位需求,有效融洽了警民关系。“有人在楼道里充电,你们快来处理。”这是近日一名居民通过社区警民微信群反映的情况,“收到,马上处理!”沌阳派出所所长唐平波、社区民警王震迅速秒回。家住蔡家馨苑小区的陈女士笑言:“都说有事找警察,要打110。我们可不一样,直接发微信!”不到10分钟,民警在微信群回复:“楼道里的电动车已清理。”
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让小区“神经元”更加敏锐。通过隐患清理、智能建设、管理升级三大举措,把不安全因素完全过滤。随着智能停车棚、人脸识别、智能门禁、智能充电桩等科技化安防设施的应用普及,传销、胶囊房出租等违法行为彻底失去生存土壤,居民们不再为停放电动车、陌生人随意出入小区而担忧。“这里治安好,在开发区投资,我放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正通过社会治安环境的不断优化,真实地感受到平安车都建设带来的实惠。□楚天都市报记者向清顺 通讯员谢威宗姚琪 实习生董芬冯琳珠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