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公安局丁其刚先锋队防范“精准扶贫”骗局

    发布日期: 2025-08-05 15:10 来源: 武汉市公安局 【打印】 【下载】
  •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萍)眼下,骗子盯上“精准扶贫”项目,频频兴风作浪行骗。8月4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长青街派出所丁其刚政法先锋队组织民警、江城义警队员,深入片区村湾、居民区及商圈,为居民群众及商户揭秘“精准扶贫”骗局,帮助居民群众及商户擦亮双眼反诈防骗。

    当日,民警等一行走村串户介绍,眼下出现的“精准扶贫”银行卡骗局主要通过冒充扶贫办工作人员,以发放高额扶贫款为诱饵,诱导下载虚假APP、刷流水或转账洗钱,受害者可能会面临财产损失或法律风险。

    “骗子有哪些诈骗套路呢?民警以案说法告诫: 骗子会冒充身份诱导信任,即伪装成“扶贫办工作人员”“乡村振兴项目专员”,通过电话、短信、陌生快递或上门等方式联系群众,谎称可领取高额扶贫款(如330万、279万等),并强调“保密”以降低警惕;骗子要求下载虚假APP并绑定信息,诱导受害者下载“扶困同行”“乡村振兴”等虚假APP,绑定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或以“银行卡限额”“流水不足”为由,要求“包装流水”“验证还款能力”,实际是将诈骗资金转入受害者卡内,再诱导取现或转账至指定账户。

    民警当日以案普法介绍,骗子会使出“精准扶贫”的幌子,进行异地取现洗钱,骗子往往以“高额报酬”为诱饵,招募受害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或法律意识薄弱者)前往异地,用个人银行卡帮助“领取扶贫款”或“转账提现”,实为犯罪团伙转移赃款、洗钱的“工具人”。民警告诫,若受害者配合转账、取现,其银行卡可能被用于转移诈骗资金,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面临刑事处罚。例如,有案例中受害者因配合转账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防范“精准扶贫”项目诈骗呢?民警特别提醒, 核实信息真实性,凡涉及“转账”“绑定APP”的“国家补贴”,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如乡村振兴局、扶贫办)核实,切勿轻信陌生电话或链接;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提供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拒绝任何“刷流水”“包装银行卡”的操作,避免成为犯罪工具; 及时求助报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联系银行或拨打110,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提升反诈防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