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像无人机立大功,雨夜救回阿尔茨海默病老人
“多亏了警察同志们,我的父亲现在身体恢复得还不错。”10月16日,邱先生给武汉市长江新区公安分局送去锦旗,感谢他们在雨夜中坚持不懈,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寻回迷失在林地的老父亲。
邱先生是长江新区仓埠街道蔡岗村邱家湾人。10月2日上午,他发现身患心脏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出门未归,发动家人寻找未果后报警。仓埠街派出所民警胡振立即带队搜寻,但由于乡村林地草地较多,视频探头条件不佳,始终不见邱爹爹的身影。
夜幕渐渐降临,天空也飘落小雨,邱爹爹已经77岁,如果独自在郊外过夜,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情况紧急,仓埠街派出所立即向分局上报请求支援。长江新区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调度分局反恐怖和巡特警大队无人机小组,并请分局刑侦大队协调市局刑侦支队十大队,安排搜救犬前往现场展开搜救。接到指令后,反巡特大队值班民警李治与无人机小组成员高东、曾楚隆一同前往现场。
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有人曾看到邱爹爹经过一个涵洞,之后便不见其踪迹。
“大多数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喜欢先走大路,再往边上的荒地走,走不动后,就会躺在地上。”高东多次参与迷失老人搜寻,经验丰富,他建议以涵洞为中心,在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林地展开搜索。
雨天对无人机起飞和热成像探测都有影响,但人命关天,高东决定试一试。
很快,无人机冲破雨幕,在距地面30米的低空展开扫描。在无人机搜索到邱家湾东南方向的一片林地时,高东发现微弱的热源信号。但无人机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无法进一步核实。高东在此区域设置航向坐标点,抓紧返航,更换完备用电池后,再次飞到该区域,发现该热源信号正是来自走失老人邱爹爹。
当天22时许,在无人机的指引下,警方在林地的草丛中找到邱爹爹。此时,邱爹爹躺在地上,身体十分虚弱,被紧急送医救治。
邱爹爹出院回家后,民警还专程上门,送上装有定位芯片的“回家的钥匙”,以防老人再次走失。邱爹爹看到民警,一个劲地作揖说感谢。“我父亲不太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隐约记得躺在草丛里看到了一束光,然后警察把他背了出来。”邱先生说。
长江新区总面积超600平方公里,辖区内林地、草地、滩涂较多。老人迷失其中后,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无人机参与搜索,大大提升了救援成功率。
“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好比给救援安上了空中‘夜眼’。”高东说。今年5月,长江新区公安分局成立了无人机小组,日常训练中特别注重在恶劣环境下的实战模拟。飞手们要在夜间、雨天等复杂气象条件下反复练习避障、定位与图像研判。正是这种严苛训练,使得他们在电池告急的瞬间仍能敏锐捕捉关键线索,成功展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