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不断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
记者 杨槐柳 通讯员 徐 飞
去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持续推进公安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将警力向派出所一线倾斜,不断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先后有1730名警力充实到派出所。目前,全市派出所警力数占各分局总警力的52%,有效增强了基层实力、激发了基层活力、提升了基层战斗力。
新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工作
江汉区分局万松街派出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派出所的辖区环境较为复杂,商场、学校、医院叠加。自去年以来,新招录民警大批量充实到派出所后,给这两个所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这几年,部分60后老民警即将退休,中青年骨干缺乏,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中南路派出所所长栾伟芳向记者介绍,“两队一室”改革后,该所专职社区民警从11名增至24名,达到全所警力的一半。
“去年分来新警7名,今年又分来8名,全所民警平均年龄一下子降至38.7岁。”万松街派出所教导员周菲兴奋地介绍,“队伍青春活力满满,干劲十足。”
为了让警力沉到一线,武汉公安制定了《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规定新招录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工作,同时健全完善警力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构建起派出所民警占比达标、更加充实、社区优先、动态可调的警力布局。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招录的975名新民警九成以上充实到了一线派出所。“根据强基强所导向,未来三年,还将有7成以上新招录民警充实到所队一线。”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社区民警80%时间在社区
7月16日,东新分局豹澥派出所查破一起非法贩卖成品汽油案,犯罪嫌疑人周某在车内储存了约260升的92号汽油,抓捕现场险象环生。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转岗到派出所的侯喆栋一马当先,迅速冲过去将嫌疑人制伏。
优秀的警务技能和身体素质,加上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让一大批像侯喆栋这样的“老特警”们迅速融入派出所工作,成为派出所的“抓捕能手”、中坚力量。
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充实派出所警力,武汉公安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90名特警支队转岗民警被分配至派出所;从市局、分局机关选派224名平均年龄35岁的优秀青年民警挂职派出所副所长,其中七成以上是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
为真正让社区民警能够“驻”在社区、服务在群众身边,武汉公安通过优化调整,使全市社区民警总数达到3491名,占派出所警力数的46%,同时社区民警原则上不参与派出所值班,确保80%的时间在社区开展工作。
“我这徒弟学历高,爱思考,有了他的参与,让我们的社区警务更智慧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江岸区分局百步亭派出所社区民警沈胜文对徒弟谭畅赞不绝口。
去年入警的谭畅,职业第一站就是社区民警。他结合入警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认真调查研究后,向师傅沈胜文建议在辖区巡控盲区增设监控设备,并将所有监控接入社区警务室,每日对社区治安动态进行分析研判。
8月初,谭畅研判发现,吸毒人员胡某连续两周固定时段进出文卉苑小区,很有可能进行毒品交易。8月15日上午,民警开展布控,现场抓获正在进行毒品交易的胡某和程某。
警力下沉派出所、下沉社区,武汉公安社会治安主防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市盗窃警情同比下降38.7%,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命案数同比下降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