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举措推动网约房健康发展
记者 王威 通讯员 陈龙
春节期间,不少来武汉的游客选择了网约房,在网上下单后,凭门锁密码就能入住,方便快捷受欢迎。网约房大量进入短租市场,闲置房源被盘活,游客选择更加多元,如何兼顾便利、特色与安全?2023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积极创新网约房管理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要素管控,督促规范经营,确保网约房健康发展,着力打造网约房治理“武汉样板”。
全环节监管
确保订单信息“全掌握”
1月13日,硚口区分局古田派出所民警瞿鑫祥、薛子洋接到分局指令,辖区内一网约房有疑似网上在逃人员登记入住。民警迅速上门核查,在古田二路某公寓楼抓获网上在逃人员赵某。“随着网约房逐渐兴起,我们优化顶层设计,对线下房源、发布平台、入住人员实行前端、中端、末端全环节管理。”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武汉公安制定出台了《武汉市公安局网络预约住房治安管理暂行办法》。对前端的线下房源,要求从事网约房经营活动,房屋符合建筑、消防安全条件,向公安机关备案经营者信息、房源信息,经营者与辖区派出所签署《治安责任保证书》,确保网约房基础信息“全摸排”。
同时,武汉公安将网约房发布平台作为管理中端,要求本市主流网约房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在网上发布房源时必须核验上网房源是否具备由公安机关编订的房源编码,并将房源及预约数据全部接入公安机关平台,确保订单信息公安机关“全掌握”。
在管理末端的入住人员登记方面,武汉公安参照旅馆登记入住“四实”要求,明确入住人员必须提供、登记个人身份信息、住宿信息,网约房经营者必须将入住信息上传后台,并落实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要求,确保人员入住信息实时“全上传”。
向科技借力
扫码入住高效便捷
近日,山西来武汉旅游的陈先生选择网络预约居住房屋。通过某旅游订房平台,陈先生找到一套位于武汉关附近的网约房,网上下单成功。他入住时扫描贴在门口的二维码进入实名登记页面,进行实名登记后获得开锁密码并成功入住。
“现在通过正规订房平台,预订有公安局房源编号的网约房,安全也有保障。”陈先生说。
“我们向科技借力,开发了网约房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依托该系统探索实现‘以房管人、以码管房、以锁管门’管理新模式。”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房管人”,即通过该系统精确定位每一间网约房经营人、入住人和公安监管责任人,层层压实各方责任。“以码管房”则是将网约房管理与“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相结合,通过二维码门牌为每套网约房生成专属的“房源编码”,既标明了房源地址、房屋归属,又便于民警日常管理。此外,武汉警方还探索将智能门锁与网约房系统对接,入住人员完成实名认证登记后,方可获取网约房系统分配的开锁密码,从而实现“以锁管门”。
常态化管理
及时发现隐患漏洞
2月5日上午,洪山区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张为和梨园派出所民警对位于团结名居小区内一网约房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该网约房部分灭火器已过使用有效期且数量配备不足,随即对经营者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治安隐患通知书》。当天下午,经营者整改完成。
“房源分散、平台发布、线上预订、房东和房客互不见面,对网约房这种特殊的经营模式,我们探索建立了定期巡查、部门联动、社区共治、分级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实现网约房长效管理。”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武汉公安要求,责任民警每月对网约房实地检查不少于三次,同时,市局、分局治安管理部门线上实时比对网约房信息,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督促属地派出所上门核查。同时,武汉公安加强部门联动和社区共治,与住建、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网约房建筑、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整改治安管理漏洞,形成网约房治安管理合力。
此外,武汉公安还对网约房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日常检查、案件查处、信息登记、安全隐患等维度,对网约房分级,根据不同级别实现集约、高效、精准管理。对一年内被公安机关约谈3次以上或被住建、消防等行政机关处罚2次以上的网约房,武汉公安将经营者信息纳入“黑名单”,禁止其从事网约房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