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有个“活地图”警察叫周红波
从警36年,始终扎根在一线,周红波对辖区内的人熟、地熟、事熟,被称为“活地图”。工作中,他屡屡亲历危险时刻,数次负伤,但为免家人担心,从未对他们说起。
周红波接待报警群众
“老周,老交通局宿舍在哪里?”十多天前的一个夜晚,武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分局纱帽街派出所民警周红波接到了一位新调来同事的电话。
原来,这名新同事当日带辅警陈彪出警,但报警人说出的一个无街无号的“老地址”,令他犯了难。
“美食城和程家山公园之间有条3米宽的巷子,进去之后有三栋老房子,就在那里边。”已在纱帽街工作了36年的周红波,一口就说出了具体位置。这让新同事直夸他是纱帽街的“活地图”。
周红波带队在辖区内巡逻
周红波1988年参警,先后在交警、巡警、110接处警、社区民警等多个岗位工作,始终扎根在一线。
“刚到纱帽街工作时,我是交警。为了熟悉地形,我每天骑自行车到处转悠。”6月18日,周红波告诉记者,尽管早已不是交警,但没事就在街面“转悠”的习惯,他却保留至今。
从2003年起,周红波大多数时间都在承担纱帽街派出所110接处警的工作。
2019年的一个夜晚,周波红带领辅警在坛山桥头设卡盘查。一辆从东荆街方向驶来的面包车,行至盘查点前却突然调头。周红波立即跑步上前,将车截停。
车上的乘客从容淡定,司机却十分紧张。经检查,车内搜出一把由射钉器改装成的枪状物。司机承认曾用它猎捕野味。
如果说这次遇“枪”事件是有惊无险,那2022年11月的一次负伤,却给当时已经52岁的周红波留下了终身的伤残。
当时是一个凌晨时分,周红波刚处理完一起在田里烧垃圾的警情,满身泥浆的他还没来得及换洗,就接到另一起报警:有人醉倒在楼梯间,急需救助。
因为对地形很熟,周红波几分钟就找到了地方。这是一处3层的私房,楼梯间又窄又陡,灯也坏掉了。
靠着手电筒的照明,周红波在2楼的拐角处,找到蜷缩在呕吐物中的男子,此时的楼道里臭气熏天。
周红波轻轻将醉酒男子唤醒,在辅警陈彪的帮助下,俯身将他驮起,背进房间,放在床上,盖好被子。
已略为清醒后,醉酒男子表示并无大碍,周红波这才关上房门,准备离开。
“我给你照着,你小心地走。”下楼梯时,周红波担心陈彪踩空,特意走在后边,将光打在陈彪的脚前。可刚刚说完,周红波自己却不慎踩上楼道内的呕吐物,随着一阵声响滚下了楼梯。
黑暗中,陈彪慌忙用身体堵住楼梯,将周红波拦住。可周红波捂着脚踝,已无法起身。陈彪火速把他抱上车,送医救治。
“骨折,缝了9针。”周红波指着脚踝上十余厘米长像蜈蚣一样的伤口,轻描淡写地告诉记者。
周红波说,直到现在家人都不知道他怎么受的伤,因为他从不跟家人说工作上的事,怕他们担心。
这次骨折给周红波留下了永久的损伤,之后不仅上下楼梯有困难,每逢阴雨天,还会出现疼痛。
周红波出院后仍然坚持接处警,可没过多久却又经历了危险一幕。
2023年11月初的一个凌晨时分,周红波和陈彪接警后,火速赶到马影河边,营救一名落水者。
河堤到水边是一个五六米长的斜坡,陈彪先行下去一半后,特意扭头等待周红波。周红波顺着斜坡刚走出两三步,突然打了一个趔趄。好在陈彪箭步上前,将他一把抱住。
忘了一眼身后湍急的大河,两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当晚,周红波咬着牙完成了救援工作。
这件事传开后,同事们都为周红波捏了一把汗,派出所将他调整为社区民警。
参警以来,周红波曾连续7年获评年度优秀公务员,累计获得嘉奖10余次。如今,他负责的两个社区共计有3万多人,其中有一个是聚集了8个村庄村民的大型还建小区。
“都认识我这张脸。”周红波告诉记者,他的社区里以老年村民居多,最常遇到的警情,就是跳广场舞扰民。但他凭借着自己这张熟面孔,给村民立下了定时息音的规矩,并严格执行。如今,村民们的投诉,已下降了一大半。(崔钧洋 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