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警1年3个月就当上指挥长,武汉青年民警纷纷“挑大梁”

    发布日期: 2025-01-07 14:02 来源: 武汉市公安局 【打印】 【下载】
  • 通讯员 张梦思 陈善文

    “公安工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群众工作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烫手’。”2024年12月18日,在“武汉公安青年论坛”上,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宝丰街派出所指挥长张志伟向319名新招录的公安专业民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张志伟今年27岁,2022年9月加入公安工作,因表现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2023年12月,参警仅1年3个月就被任命为所里的指挥长。他也刷新了武汉公安派出所指挥长“参警时间最短”的纪录。

    青年民警“挑大梁”的现象,在武汉公安越来越普遍。据统计,武汉市公安局现有民警1.9万余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民警超过40%。近年来,全局已有6个集体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称号,11名民警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620余名青年民警立功受奖,团中央候补委员张锦星、团市委副书记(兼职)涂可蔼、市青联委员方洋等一批青年典型脱颖而出。

    将基层作为青年民警的“赛马场”

    “师傅教我怎么勘查现场、怎么做笔录、怎么办案。今年,我从一名普通的办案民警成长为探长,这都离不开师傅的言传身教。”武昌区公安分局梅苑派出所青年民警何畅表现优异,成为所里最年轻的探长。

    2024年“双十一”前夕,何畅在日常巡逻中了解到,梦时代商场某商铺接连丢失了5件衣服。他查看监控后发现,一名女性将衣物拆除标签后径直走出店外。

    “无论被盗金额多少,店家是否追究,只要发现违法行为,我们都要及时立案侦查,想办法追赃挽损。”师傅蔡润田提醒何畅,不要因为案值小就忽视。随后,师徒二人逐帧查看监控,将嫌疑人在家中抓获,追回了被盗衣物。


    青年民警成长,脱离不了选育管用。近五年来,武汉公安招录了3000多名青年民警。除特殊技能人才外,新警一般安排到基层所队实践锻炼。一年跟着干,两年独立干,三年成骨干。武汉公安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为每一名新警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师傅,助力青年民警从“业务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在满足一定工作年限后,青年民警可以通过竞争性转任、专业人才选调等方式择优选拔到市局、分局专业部门警种岗位工作。

    一批高素质青年民警获提拔重用

    “既要让未成年被害人大胆开口讲述被侵害的过程,也要避免办案过程给被害人带来二次伤害。”在法制员业务培训班上,武汉市公安局法制支队一大队教导员张成东向全市公安机关200多名法制员传授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要点。


    张成东2021年6月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毕业,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前夕,他收到了多所高校的教职邀请。但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司法实践、实现儿时从警梦,他毅然选择加入武汉公安。

    入职以来,他一直在法制支队一大队负责刑事案件审核、全市疑难刑事案件指导和执法制度建设等工作。2024年11月,他起草的《关于规范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被市局列为保障未成年人司法权益、提高涉未案件办理质效的重要举措和关键发力点,并在全市公安机关广泛推广。

    武汉公安高度重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目前,40岁以下民警中获取硕士学位911人,博士学位13人,233人通过了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同时,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和交流任职力度,去年以来,武汉市公安机关共选拔35岁以下正科级、30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119人。

    武汉公安将政治学习作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连续3年举办青年政治轮训班,覆盖全部青年民警辅警。制定了青年民警教育管理监督办法,组织庭审旁听活动,举办“纪法与青春同行”党纪知识学习成果展示,帮助青年民警扣好从警生涯的第一粒“风纪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