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圣武:用爱与坚持,解锁吸毒人员重生密码

    发布日期: 2025-06-17 15:25 来源: 武汉市公安局 【打印】 【下载】
  • 余警官,又来巡查了啊!”一大早,余圣武就像往常一样,在三眼桥四村开始了巡查,街边的摊主和居民群众都纷纷亲切地与余圣武打着招呼。身着警服的余圣武,手里拿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涉毒人员的名字和社区群众的需求,社区巡查是他每天到社区后必做的一项工作,这些都早已刻进了他的日常。在这里,年过五旬的余圣武是再普通不过的社区民警,但居民们说起他,总是竖起大拇指,都称赞他是“好警察!”

    刑侦先锋沉到社区“破冰”

    余圣武,是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花桥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身姿挺拔,皮肤黝黑,常年的刑侦工作,让他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威严气息。2019年,余圣武从刑侦一线的破案先锋转为三眼桥四村守护平安的社区民警。小区环境复杂,新旧交替,人口流动频繁,更有多名在册吸毒人员。怎样管理好社区,帮助吸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成为了余圣武每天的重点工作。而在他的禁毒登记本上,徐某的名字曾是刺眼的红色,成为了他首要的帮扶对象。

    余圣武第一次敲开徐某的家门,正撞见这个曾经的出租车司机蹲在楼道里抽烟,烟灰落了一地。后来余圣武才知道,徐某因吸毒丢了驾照,送外卖被拒、开货车被查,连超市理货员的活计都因“有案底”黄了。那几年,徐家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我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希望?你们别管我了。”那时的徐某,眼神空洞,对未来充满绝望,对民警余圣武充满着抵触。但余圣武没有放弃,他深入了解徐某的过往,三天两头就往徐家跑,与徐某谈心;翻遍辖区企业招聘表,为徐某留意工作;春节带着米面油敲开徐家房门,坐在沙发上听徐母抹着眼泪说“我儿子以前很孝顺”;甚至悄悄联系驾校朋友:“有没有不需要驾照的活?安保也行,他坐得住。”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2312月,余圣武终于为徐某在江岸区某公司谋得一份工作。徐某激动地握住余圣武的手,表示感谢。徐母满含热泪地送上锦旗:“真心感谢您,是您让我们的家庭重获新生。”

    20256月,在余圣武的警务室里,徐某已经连续多次毒品检测为阴性,“我听说你上个月帮独居的王奶奶搬物品,居民都夸你实在。”他拍了拍徐某的肩膀,“好好干,日子肯定越过越亮堂。”

    徐某紧握余警官的手回应:“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走以前的老路。”他还告知余圣武,自己正在学习消防知识,准备报考《消防中级监控证》。

    徐某的成功戒毒和回归社会,如同一束希望之光,不仅给其他吸毒人员带来了鼓舞,也让余圣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方法。

    真心叩心门,帮助挣脱“毒友圈”

    余圣武深知,每一个吸毒人员背后都有一段挣扎的故事,只要用心去倾听、用爱去感化、用行动去帮助,就能够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生的大门。

    潘家的故事,是从一扇紧闭的门开始的。潘某因交友不慎染毒,吸毒被处理后,他的生活陷入困境,生意衰败,家庭矛盾频发,老父亲每天坐在楼道里叹气。余圣武第一次去潘家,敲门敲了10分钟。门开时,潘某一脸不耐烦:“又来?管好你们自己,我不需要你们的帮助,离我远点!”转身便关闭了大门。

    随后的日子,潘某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余圣武决心不放弃。他四处打听潘某的下落,终于在20241115日于汉阳某小区找到潘某。潘某惊讶地说:“你们怎么找到我的?你们太执着了。”此时,潘某这才袒露心声:“出来以后,家人和生意伙伴都看不起我,只有他们(毒友)愿意和我来往。”

    对此,余圣武数次登门,与潘某及其父母沟通。在其家中,余圣武语重心长地对潘某说:“我跟你父母聊过很多次,他们不是嫌弃你,是担心你,害怕你再陷进去!而你那些‘朋友’不但不为你好,还把你往绝路上推!”在余圣武的努力下,潘某的家庭关系逐渐缓和,他也开始积极配合管控,生意慢慢有了起色,成功与过去的不良朋友断绝往来。

    情暖人心,唤醒迷失的灵魂

    涉毒人员既是违法者,更是受害者。我们多一份关爱,社会就多一份安宁。”余圣武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他始终坚信:“只要有爱与耐心,没有走不出的黑夜。”

    曾经的“小霸王”蔡某,他经常滋扰生事,社区群众人见人躲。2021年,他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回归后因生意失利而一蹶不振,脾气暴躁,不服从管理。余圣武从邻居口中得知他“没脸见人”的心病,便主动找他拉家常、分析生意失败的原因。“你的经商头脑还在,别轻易放弃。”他陪着蔡某分析原因,为他提供社会保障咨询和就业信息,让蔡某感受到关爱与支持。慢慢地,蔡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被动转为主动配合戒毒管理,他的家人也终于放下心来,社区居民也因他的改变而倍感安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涉毒人员,余圣武奉行“法从严、情用真”的原则。通过每周雷打不动地见面谈心、深入家庭的走访慰问,他不仅向他们宣讲法律红线,更用实际行动解决生活难题,帮他们告别“毒友圈”,牵线搭桥融入社会。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9次、嘉奖3次……这些荣誉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坚守——为徐某跑就业渠道时拨打数十次电话,为潘某调解家庭矛盾时熬过的夜晚,为蔡某重拾信心时无数次的促膝长谈。

    在三眼桥四村的街巷里,他的身影依旧忙碌。他用爱织就的“重生密码”,不仅让吸毒人员在废墟上站起,更让“禁毒有温度,救赎有希望”的信念,在社区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如今,三眼桥四村有9名吸毒人员成功回归,社区涉毒违法犯罪活动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