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电诈警情都发出“灵魂三问”

    发布日期: 2022-07-23 14:02 来源: 武汉市公安局 【打印】 【下载】
    分享到:
  •     舒德强    出生年月:1975年10月    入党时间:1999年8月    职业: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光谷天地警务站民警 
        记者魏娜 实习生刘璟怡
        通讯员张敏 闻期骏          
        外卖员取餐时打翻了一杯奶茶,店员要求其赔偿损失。但外卖员似乎不当回事,两人发生了争执。就在不远处的光谷天地警务站,民警舒德强听到争吵声,出来看情况。“我观察了一下,外卖员在争执中慢半拍,走近了解了一下,原来他是听障人士。”“大家都是为了工作,相互谅解就好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自掏腰包补上奶茶店的损失。每次出警遇到纠纷,舒德强总会给当事人十几分钟的“倾诉”时间,“聆听也是一种出警方式”。
        光谷的外来人口多,年轻人多,电信诈骗案高发。舒德强回忆,2021年年底,他们警务站曾在一天内接过20多起关于电信诈骗的报警。上门拦截时,总是有人“不信警察信骗子”,这时,他就会发出“灵魂三问”。
        第一问:“你到底是信我还是信他?”骗子都是花言巧语取得了受害人的信任。“我首先要用警察这个威严的身份来背书,与骗子争夺信任。”第二问:“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为什么不推荐给亲戚朋友,先推荐给你?”再从人性下手。“我要告诉受害人,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三问:“你说不转钱,看对方能把你怎么办?”最后从实践操作下手,让受害者亲眼见证,骗子根本就是用虚假信息威逼利诱,最终目的只有转账。
        舒德强曾在部队工作了20多年,转业的时候,他选择到基层警务站做一名警察。刚干这份工作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话都不会说。“作为一名执法者,首先自己要懂法、用法。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张白纸。”于是,他花了一年半时间啃下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法言法语是一名警察的基本要求。我要对常用的法律条款倒背如流,张口就能说出一二三来。”
        不仅如此,舒德强还有个好习惯:记笔记。“既然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就想把事情干好。一开始发生的所有警情,我都会拿个本子记下来。这是什么警情,我是怎么处理的,我跟别人说话是怎么说的,说得对不对、准不准。每个警情我都会去分析。”“真正的大案要案并不多,更多的是家长里短、扯皮拉筋。但这些小纠纷处理不好,就会变成真案子。”面对小纠纷,舒德强摸索出自己的工作办法:把每一次出警都当成一次倾听的机会。
        “越是小纠纷,当事人的情绪就越激动,相互指责、互不相让,怎么办?让他们表达,充分地表达,让他们把不满的情绪抒发出来,我们警察说的话他们才听得进去。”舒德强喜欢在调解纠纷时观察当事人。“出警方式没有一招鲜。碰到打架斗殴的警情,我就给他们算算违法成本。要是碰到争嘴斗气的纠纷,我就让他们顺顺气……争取把矛盾化解在现场。”
        3月25日晚,舒德强接到一个孩子妈妈的求助电话。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偷用爷爷的手机在文具店花了600元购买卡片,这位妈妈情绪激动,报警请警察来管孩子。舒德强到现场后,先安抚了这位妈妈,又拿出平时在家里与儿子的相处模式,拉着小朋友一番推心置腹,孩子低下头跟妈妈赔礼道歉。舒德强又带着这对母子来到文具店,批评店老板售卖大额商品给未成年人。老板意识到了错误,同意收回没有开封的卡片,退回136元。孩子的家长连连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