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安长江保护捕退捕整治工作情况公开
■ 5次化装侦查打掉非法捕捞团伙
今年来,武汉警方共查获非法捕捞犯罪案件7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收缴渔获物1500余公斤,“电打鱼”、地笼等非法渔具80余副,查扣涉案船舶20余艘,移交渔政行政处罚案件30余起。其中8月19日新洲警方打掉的王某元非法捕捞团伙案,共抓获涉案人员10名,扣押运输车辆5台、渔船1艘、渔网200余米,查获非法渔获物1000余公斤。今年9月,该案件被公安部通报为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8月初,新洲公安禁捕退捕整治专班民警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长江支流沙河非法捕鱼。专班民警在沙河全域踏勘巡查,发现非法捕鱼地点在长江支流举水河的沙河辛冲段、新洲区与团风县交界处,地点十分隐蔽,少有人至。
为免打草惊蛇,专班民警前后5次化装侦查实地踏勘,掌握该非法捕捞团伙的活动规律和骨干成员。8月18日晚,新洲区公安分局非法捕捞整治专班抽调50余名警力,参与抓捕行动。19日凌晨2时许,将现场10名违法嫌疑人全部抓获,现场查获非法渔获物1078公斤。
■ “黑科技”让非法捕捞无所遁形
7月28日晚8时,在武湖岸边驻守的民警紧盯显示屏,夜幕下的湖岸中出现一个身影,在红外热成像仪的屏幕上,显现一个黄色人形。驻守民警随即驾驶巡逻艇到达现场,进行抓捕。
夜间气温较低,活动人员体温较高,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清晰辨别非法捕捞人员,锁定其运动轨迹,武汉警方引进利用“夜视仪”,让夜间非法捕捞活动无所遁形。
除了在岸边驻守,警方还启用无人机自动巡查,巡控长江和汉江等重点水域。
8月10日,东西湖中法友谊大桥附近汉江旁,一架无人机在距离江面60多米高空飞行,发现在一船厂附近有可疑人员后,飞机立即下降高度拉近观察,确认该人员在江面钓鱼,民警立即到达现场进行劝阻。
与一般无人机不同,执行禁渔巡查任务的无人机并不需要操作员在地面操作,而是依据事先规划好的导航轨迹自动巡航。无人机最长可滞空2小时,巡航速度达72公里每小时。摄像头最大60倍变焦,可在距离目标1至2公里外,看清人面部。
武汉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应用中心负责人介绍,武汉公安加强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协调联动,建立了打击非法捕捞犯罪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方位数据汇聚、全流域动态感知、全要素动态管控、全维度智能预警、全闭环联动处理”的打击非法捕捞长效机制。
这个信息平台汇聚了全市渔民、渔船、餐饮场所等20多项相关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对非法捕捞以及犯罪违法行为进行预警。为避免出现“九龙治水”,警方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完善部门联动、情报共享、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长江禁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