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小分队】高考临近 这些诈骗手段要注意!
武汉市公安局轨道交通管理分局
野芷湖派出所民警 卢玮
5月31日反诈小分队 7分钟
Q1
武汉市轨道快速发展,服务于武汉市民出行。轨道分局作为专业服务轨道辖区安全保卫治安防控的单位,能为我们讲讲概况吗?
卢警官:
武汉市轨道线网规模现已达到“12线、300站、486公里”,日均400万客流。对此,轨道分局全面加强巡逻防控、破案打击和服务群众等工作,全力以赴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乘客出行平安。
Q2
面对电诈警情高发的态势,轨道分局如何开展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效果如何呢?
卢警官:
轨道分局利用流行语和漫画视频进行反诈骗宣传,节假日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民警现场指导。在此倡导大家下载并实名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启动“来电预警”,警民携手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侵害。
Q3
您可以给我们介绍辖区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吗?
卢警官:
好的,这边我介绍几起典型案例。
第一起为:今年3月,报警人张某报警称:在某微信群,看见有名群友发布了一条兼职消息,于是添加好友了解兼职流程,后被对方以交押金和手续费,才能发布兼职任务为由让其转账。张某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共转账六次,共计人民币340元,转账后被对方拉黑,发现被骗于是报警。
第二起为:今年4月,报警人陶某报警称:其在某钱包APP上申请贷款,被自称是某银行信贷部经理李某添加成为微信好友,后通过扫李某提供的二维码登录“在线咨询”的网页对话平台,客服以提供资产证明,流水不足的名义要求其按要求操作,陶某通过手机银行向网页提供的二维码转账到支付宝客户备付金账户人民币1500元。
第三起为:今年5月,报警人刘某报警称:其在手机“微博”APP中查找是否有人转卖演唱会门票,后被该APP中一名网名叫“脾气咖”的陌生人私信。报警人刘某根据私信内容添加一QQ用户,报警人为购买到演唱会门票通过扫描对方支付宝二维码的方式向该QQ用户转账五笔,共计转账8720元人民币。被对方拉黑后,发现被骗。这些诈骗手段较为常见,也请大家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Q4
高考即将举行,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以填报志愿为幌子的诈骗手段。请问卢警官能否给出防骗建议并举出相关案例?
卢警官:
在这里,我先通报两起案例。
案例一:某考生家长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孩子被某知名大学录取,并要求点击链接支付“定金”以保留名额。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后发现,孩子并未被该大学录取,短信为诈骗信息。
案例二: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员,通过电话联系考生,声称有“内部指标”可以出售,诱骗考生支付“好处费”。考生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后发现,所谓的“内部指标”根本不存在。
面对以高校招生为手段的电信诈骗,这里做几点提示:
1、以官方信息为准。考生和家长应当从官方渠道获取填报志愿的相关信息,如教育部门发布的招生政策、高校的官方网站等。
2、保密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诈骗。
3、警惕“内部指标”。不法分子可能会声称有“内部指标”或“特长生”招生名额,索要钱财。实际上,高校的招生指标都是公开透明的,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
4、谨慎支付费用。任何在填报志愿前要求支付费用的行为都应引起高度警惕。正规的招生过程中不会要求考生提前支付费用。
5、识别虚假网站。不法分子可能会制作与正规高校网站相似的虚假网站,诱骗考生和家长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缴费。仔细检查网站域名和内容,与官方信息进行对比,可辨别真伪。
还有,对于任何与填报志愿相关的信息,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做出决定。要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教育部门的公告、高校的官方通知等。对于要求支付费用的行为,一定要保持警惕,如有疑问,及时与学校老师或教育部门联系,寻求官方帮助。
Q5
卢警官,最后还有给市民朋友的警方提示吗?
卢警官:
这里还补充几点温馨提示:
一、请广大市民配合地铁集团“人人安检、人物同检”安检措施,确保愉快出行。
二、端午小长假将至,请广大市民安排好出行路线,错峰乘坐轨道交通。
三、近期高考将至,轨道交通将推行绿色出行,以方便广大考生及家长朋友,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在轨道出行中遇到困难,请及时联系轨道公安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