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安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119号提案的回复
xx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末端配送从业人员管理措施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邮政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行业管理基本情况
(一)末端配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末端配送行业主要是美团、饿了么、盒马、达达、扑扑、顺丰同城等,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餐饮即时配送服务,基本分为四种模式:一是自营配送模式。由企业自行招募建立送餐员队伍,进行配送服务,由于人力和财力投入成本高,目前基本上占比极小,如盒马、朴朴或一些较小的餐饮门店;二是加盟合作模式。企业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协议,由第三方承接签订协议参与配送服务,如瑞幸咖啡、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山姆超市等;三是专职配送模式。主要是美团、饿了么两家企业垄断,与各大餐饮门店签订合同,由企业专职骑手进行配送;四是众包配送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注册,可注册兼职骑手配送服务。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有一半骑手采取该模式运营,达达、顺丰同城则基本上都是采取兼职配送模式。
(二)骑手及车辆数量、类型
我市现有长期从事配送行业专职骑手9200余人,兼职注册骑手2.3万人,配送车辆主要是两轮电动自行车,车辆由骑手自带或由企业对接的第三方租车平台提供。目前,我市外卖车辆基本上都是正规上牌的车辆,快递企业骑手超标车辆较多。同时,我市部分水果、蛋糕销售公司正在逐步增加外卖送餐业务,外卖人员和车辆增长迅速。
二、相关管理政策及依据
一是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安委[2022]10号);2024年,国务院印发《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市安委会印发《关于明确部分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通知》(武安[2024]1号),明确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督促外卖等即时配送平台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要求配送企业完善配送管理制度,加强配送人员使用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审查备案,强化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二是对使用电动自行车配送的外卖人员设定合理配送时限、线路,按照最高速度25公里/小时,有效避免因任务设定不合理增加安全风险;三是督促企业对车辆改装情况开展自查自改,发现擅自改装车辆的,要采取责令恢复原状、禁止使用、限制接单等惩戒措施,预计2024年8月底前完成。
三、相关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快递、外卖配送行业交通秩序管理,提高骑手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我局交管部门联合全市多家快递外卖等配送企业,建立顺畅联系渠道,搭建警企共建共治新模式。一是加强警企沟通。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召开工作例会,探讨研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服务企业发展。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向企业推送骑手违法信息,督促企业对交通违法配送员逐一组织落实安全学习制度,签订整改承诺。美团企业根据交管部门抄告的骑手违法信息实行分类分层管控,推出骑手安全“灯塔行动”。对于一次违法的骑手向骑手线上推送10分钟培训视频学习及考试,强制要求考试通过才能接单;二次违法的,则强制推送30分钟视频学习考试;三次及以上违法的,则会开展强制线下培训和“限时停单”的管控措施;饿了么企业以武汉交警电动自行车“十必查”为内容组织骑手参与线上线下培训,要求站点骑手必须通过安全知识考核才能上线跑单。同时推出企业“蓝色”风暴抽检系统,后台随机抽查骑手,要求上传跑单实时图片,检查骑手头盔佩戴情况。
四、下步工作
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同的综合管理机制,做到道路设计、规划、源头、宣传教育和现场执法管理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加强销售环节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电动自行车及配件销售等单位拆除限速器以及外设蓄电池托架、更换大功率蓄电池等违法违规擅自改装关键性组件行为。从立法层面规范和解决电动自行车从产品质量、流通销售、通行秩序、停放充电、拆解回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支撑。同时,立足自身职责,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快递外卖等车辆管理工作,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特此回复。
武汉市公安局
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