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安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295号提案的答复
一、基本情况
江夏大道北连接三环线南段,南接驳于江夏区,是连接东新与江夏区的重要交通干道,也是江夏庙山、纸坊区域的重要进出通道,交通压力集中,过境交通和到发性交通流量大,整体断面流量约5000-5200pcu/h。江夏大道周边居民小区、学校和企业单位较为密集,高峰时段交通出行需求量大,人车流量密集,呈过饱和状态运行,目前道路通行能力无法满足当前交通流量,高峰时段存在部分路口、路段拥堵,交通压力大。
二、工作情况
(一)优化路口交通组织。一是优化江夏大道阳光大道路口、武昌学院路口、庙山东路路口等路口交通组织,完善配套交通标线;二是在江夏大道长岛路口新建十字路口信号灯,压缩江夏大道南、北方向车道宽度,进口道各新增一股左转车道;三是拆除汤逊湖桥路中硬质隔离,更换为黄鹤楼护栏,压缩车道宽度,新增一股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四是迁移阳光大道与江夏大道交叉口现有公交站点,同步优化站点位置,缩短公交车辆进出站与路口信号周期的冲突时间,降低排队延误,减少公交停靠对路口通行的影响。
(二)提升路段通行效率。一是江夏大道(三环线至汤逊湖桥段)东新段。积极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沟通,拓宽改造江夏大道东新辖区段;增设人行天桥,消除人车冲突,提高通行效率;将南向北车道由原先3条增加至4条车道,进一步挖掘道路通行能力等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高峰交通压力。二是江夏大道(金龙大街-汤逊湖桥)江夏段。拆除路中硬质隔离栏,通过压缩现有车道宽度,新增一条车道,拓展车辆排队空间,缓解高峰时段拥堵;优化沿线路口交通组织,调整车道功能,完善标志标线,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结合流量特征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在江夏大道邬树街路口南、东方向增设醒目绕行提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均衡路网流量。
(三)优化信控方案。一是优化重要节点信号配时方案。对江夏大道华师园路、汤逊湖北路、玉湖街、凯迪公司等重点节点的信号灯配时方案采取分时段方案,结合高峰、平峰及夜间等不同流量情况设置,合理调整绿信比,控制路口周期,减少信号空放、低效放行的情况。优化凯迪公司路口信号灯早高峰南北直行配时,从90秒增加至110秒,早高峰路口通行效率提升9.7%,拥堵消散时间提前20分钟,早高峰在8点40分可结束,通行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联动路段信号控制。优化江夏大道、阳光大道沿线信号配时,形成绿波,提升通行效率。
(四)加强勤务部署。在江夏大道沿线及周边设置路面勤务岗位8个,其中早晚高峰岗位4个,分别是江夏大道华师园路、汤逊湖北路等;护学岗2个,分别是华师园路汤逊湖学校、江夏大道枫叶国际学校;快骑巡控岗2个,强化日常路面秩序管理,减少多排车辆临停占道的情况。
(五)加强施工监管。江夏大道沿线仍处于施工未移交状态,为缓解该路段交通拥堵,辖区交通大队积极协调建设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完善沿线基本的交安设施,目前已实现主体完工,满足道路基本通行条件,通行条件较前期得到明显改善。
三、下步工作
(一)重要交通节点改造。一是针对普生创业园东门、西门车辆出入不畅问题,从安全防护、视距保障、流线优化等方面实施改造。强化东门安全。增设弹性隔离立柱(间距1.5米)、黄色网格线、禁停标志,防止社会车辆随意停放,规范入园车辆行驶轨迹。保障出入口视距。迁移东门1棵大型遮挡视线的树木,以及西门数棵影响车辆出入的小型树木,同步清理周边障碍物,确保车辆进出视野通透。优化西门流。对西门两侧花坛进行线型改造,扩大转弯半径,优化车辆转弯路径,提升出入通行效率。二是由于早高峰时段江夏往大学园路方向车流量较大,受路口中央绿化设施影响,导致南进口左转车辆排队影响直行车辆通行,加之路侧机非混行,导致该路口通行效率降低。目前正在与江夏大道改造工程承建单位武汉光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沟通,拟协调优化路口绿化隔离设施,尽快完成路口改造。
(二)强化路面秩序管控和信号灯配时。重点加强江夏大道华师园路、汤逊湖北路、三环线等路段交通违法行为管理,规范路面交通秩序,倡导文明出行。结合工作日、节假日等不同时段的交通特点,根据交通流变化适时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调整放行方式,结合道路的通行条件拟将继续建设绿波带,减少等候频次,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三)加强部门联动。建议相关单位加快江夏大道的建设进度,尽快完善沿线的信号灯、电子抓拍、护栏、标志等交通设施,并配套施划缺失的相关标线,保障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