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349号提案会办工作的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停车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局交管部门高度重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提案中关于推广“亲情车位”的建议,精准聚焦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停车困境与家庭情感联结需求,对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科学规划布局
2024年,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全面启动全市停车“一张网”建设,由我局交管部门牵头推进全市停车“一张网”建设,同步开展停车场专项调查。据调查,我市有居住类停车场 3577个,泊位 186.9万个。根据建议内容,拟将注重小区居住规模、人口结构的调研,精准把握居民对“亲情车位”的实际需求、停放时段规律及现有停车资源利用状况,纳入停车“一张网”建设工作中,从管理成本、使用效能等多方面评估推广“亲情车位”的可行性与潜在影响,为后续工作提供详实数据支撑与科学决策依据。2024年,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印发《武汉市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明确要求新建住宅小区严格落实“一户一位”配建标准,保障居民基本停车需求;规定住宅配建泊位中,临停泊位占比不低于2% ,有条件的小区可设置“亲情车位”“子母车位”。同时,市规划部门积极利用闲置用地新增公共停车设施,开辟老旧小区停车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挖掘停车资源,填补供需缺口,改善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二、构建智能体系
会同市城投集团公司搭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组织各区、相关部门推进停车数据接入工作。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停车泊位126万个,实现通停通付、无感支付的泊位达22.7万个,“武汉停车”APP注册用户突破 236万人,可为市民提供泊位查询、停车导航、泊位预约及快捷支付等智慧停车服务。下步,对接入全市停车“一张网”平台的居住小区停车位将赋予其导航、空余车位实时查询等功能,并将“亲情车位”、社区周边助老服务信息、助老设施点位推送至平台。
三、推动多元供给
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我局交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大型商业、景区、公共停车场等停车资源充裕的企业单位,以优惠价格面向周边居民提供包月、包年等错时共享停车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3家商业、景点、公共停车场等单位,通过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夜间共享停车地图发布错时停车泊位信息,累计10万个。今年,错时共享停车将作为全市停车“一张网”应用拓展的重点工作,通过鼓励社区、物业加强与周边商业停车场、企事业单位合作,签订错时共享协议,在“武汉停车”APP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附近居民就近便捷停车,切实缓解老旧小区停车压力。
四、完善配套设施
一是城管部门立足职能,紧扣无障碍建设要求,持续推进缘石坡道零高差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安全便捷、适老宜居的城市环境,2023年起,通过加宽间距、放大坡口、减缓坡度等举措,完成重点路段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213条。今年,继续聚焦小区周边、商圈、医院等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缘石坡道改造,年内将完成150条重点路段“零高差”改造任务,有效提升道路通行的连续性与舒适性。二是指导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完善道路标线,优化行车路线规划,设置醒目规范的“亲情车位”引导标识。
五、加强宣传引导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积极配合街道社区指导符合条件的小区适时召开业主大会,将小区“亲情车位”事项纳入业主大会议题,发挥居民协商议事作用,引导更多小区积极投身“亲情车位”建设工作。鼓励支持管理服务单位,通过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多元渠道,广泛宣传“亲情车位”的服务理念与使用方式,提升市民知晓率与认同感,大力倡导文明停车、共享停车新风尚,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








